骗我眼泪还想骗我钱?三招带你识破造假短视频!
据统计
截至2020年12月
我国短视频用户8.73亿
占网民整体的88.3%
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用户群体
然而
一些视频发布者利用人们的好奇心
甚至同情心
通过造假视频获取利益
凉山小姑娘流泪卖苹果引同情
策划人:流不出眼泪就掐
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:四川凉山地区的小姑娘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,父亲去世,上不起学,身世凄惨。很多人在同情之余也慷慨解囊,购买视频中凉山地区贫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。
后经警方证实,一切均为视频团队策划拍摄而来。当事人小姑娘阿佳今年7岁,父母离异,和父亲、继母、奶奶生活在一起。凉山早在2016年起就推行一村一幼学前免费教育,上学不需花一分钱。甚者,视频团队对拍摄场景进行“移花接木”,选择村里一间早已没住人的破败土坯房,当做是阿佳的“家”。拍摄过程中,如果小姑娘流不出眼泪,则会滴眼药水或者直接掐哭,与流传的视频展现出来的内容完全不同。
视频制作团队宣称帮助村民卖苹果,真实情况是他们只在这户人家里买了几千斤苹果,但通过直播销售了几十万斤苹果,获利不菲。
同样的还有“慈善珠宝”骗局,视频号主人以伸张正义、资助孩子为名,直播卖珠宝。上海的杨女士从前前后后购买了两万多元珠宝,到货后却欲哭无泪,东西全是塑料。
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:截至2020年12月,我国网络视频用户9.27亿,占网民整体的93.7%。其中短视频用户8.73亿,占网民整体的88.3%。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用户群体,与此同时,视频造假现象不断出现,像曾被网上广泛传播的“女孩考上大学跪谢父母”、“火锅店老板娘秒杀醉酒男”等,都被证实是摆拍。那么短视频频造假的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?
短视频造假动因
行业推动,商业反哺造假需求
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,催生出相关产业链,摄影、编剧、制片等专业人士加入,为摆拍造假提供便利。此外,剧情号在短视频的内容占有率、涨粉和广告投放效果上都处于前列位置。
推荐算法指引着流量的流向,在“流量思维”主导下,自然会有人不惜造假、造谣,甚至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。MCN机构和网红们精准地抓住了网民喜欢猎奇的心理弱点,用充满痛点的社会话题去撩拨公众情绪,收割流量和热度。
流量为王,衍生造假空间
互联网环境中,有流量就有利益,逐利者闻风而动,利用虚假短视频谋取不当利益。账号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之后,可通过卖号、加挂广告挣取佣金、直播带货、微信导流推广等多种方式赚取利益。据媒体报道,一个15万左右粉丝的账号最高可卖到9000多元,粉丝越多,卖号费用越高。
在非法利益的驱使下,还有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了缺乏辨识力的未成年人和中老年用户,甚至将其引导至其他平台进行网络诈骗。
那日常应如何“安全放心”的享受
轻松愉快的短视频呢?
科普君在这里传授大家三招
可迅速识破短视频“诈骗”!
三招教你识别套路
第一招:拼凑剪辑,欺骗网民
日前一名六旬大妈自称在某平台上结识了明星靳东,甚至想要与现任丈夫离婚,与其一起生活。而后平台封禁了上千个假靳东账号。这类账号用明星名人的照片、剧照进行拼贴,再加上文字和配音处理,具有较强的误导性,令大量中老年用户上当受骗。
短视频作者刻意模糊真实与“创作”间的界限,用旁观者的视角和实时拍摄的现场感增加短视频的真实感。如网传广东茂名“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,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”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传播,后证实为剧本拍摄。模糊拍摄角度,无中生有第三招:模糊拍摄角度,无中生有
像湖南芷江“抢小孩”监控视频和“男孩蹲车后捡球险被撞,男子一把拉起拯救两个家庭”监控视频,这些伪造的视频都是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——居高临下视角,黑白画面,无声音,画质差,配以文字解说,如果没有标注是摆拍,网民很容易相信视频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事情。
网络造假短视频丛生
科普君再次提醒大家
短视频虽新奇有趣
但切忌沉迷
要防止上当受骗哦
今日推荐视频
致办公室一族
深蹲可预防骨质疏松
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专家建议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办公室一族适合做深蹲一起动起来吧~热门阅读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)
编辑:彭柔琪审阅:马丹丽、Vicky来源:央视新闻、广州日报、新京报、大洋网、法制网舆情中心